在此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将讨论几个阶段的过程和事件和变迁的历史,这篇文章接着来谈谈国内字母圈的大事件和微博的变迁史!
大圈层事件中的周友平案。
2009年10月,长沙连续发生6起"吊死"案件,6名受害人之间无关联,仅有的共同特征就是上吊自杀,这种无差别的杀人事件很快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,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。最终发现,这6起随机杀人案件都是一位瘦小的驻场歌手周友平干的。周友平被抓后坦白承认,自己几个月前刚刚失恋,于是疯狂迷上了《5m》的相关论坛,开始疯狂发帖找人玩“z息游戏”最后将这些人全部杀害。
“圈层大事”和微博字母圈的因果关系。
所以这个大案子也把5m放在大众面前,媒体都会像食腐者一样蜂拥而出。经媒体公开报道,不少才子在人生词典中第一次接触到“5m”一词,与其同时镌刻的还有“变态”、“罪过”、“不应该存在”、“呼吁封杀”等。
此时,圈内也很受冲击,当时周友平的案子一出现,就有不少论坛版主直接关门大吉,或许他们感到来自其他地方的压力,明白了大众眼中的逻辑,最终肯定会变成“没有了这些论坛,周友平无法联系这些人,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受伤。”
2月29日,周友平被判处死刑,同年8月,公安部启动了“网络清理行动”,尽管主要针对的是虐恋人群,但是这次的网络调查中,BD5M首次被列为有害信息,也就是说,如果在此期间锐度索赔事件发生,BD5M可能已经真正违法。
其它企业的自查来得更早一些,百度搜索引擎几乎进行了一次“焚书坑儒”式的大清理,把90年代至今的所有“虐恋”相关检索条目都进行了清理,只留下“百度百科”式的解释。腾讯QQ也查封了很多群组和类似的“寻X”“交友”等信息,不少网站更是直接把“5M”二字拉到了屏蔽词库。
所谓的“字母圈”这个称呼,也是在这时被逼无奈才出现的,仅仅是为了描述那无法形容的“四个字母”。
周友平案后,从那时起在中国提到“BD5M”,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了,就像《虐恋亚文化》一般客观探讨其文化内涵的外部环境一样。“能不能把一粒老鼠屎弄成一团?”对小规模人群而言,历史已给出答案。
从字母圈论坛到微博字母圈。
在2011年,除了以上因素外,得益于3G~4G网络的普及,中国也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那一年,新浪微博异军突起,每天发博文超过2500万条,38%来自手机端。
当论坛大起大落、各平台“打烊”的环境下,字母圈人的阵地开始了一场跨越平台与设备的大迁移。此时微博还没有什么推荐和热搜,只遵循了一个很简单的原则,你关注我,你就能看到我的动态,你不注意我,几乎感觉不到我的存在。
“圈层大事”和微博字母圈的因果关系。
这一功能让字母圈的人找到了一个“世外桃源”,可以安然的隐居在这里,彼此交往,与世无争。对外界的态度也逐渐分为两派,一方认为“我们自己玩,越隐藏越深,不要试图向大众暴露,反正被他们知道也不会接纳,还会带来麻烦,我们要想办法更安全地躲藏起来",简称「孤独派」。
另外一方则认为“总是躲藏也没有什么,一直藏着被人说,误会越来越深,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形象,发掘一些积极的东西和观点,好让世界多一分了解多一分爱”。
孤独者和改良派之间的争吵不绝于耳,公说公有理,没有人能说服任何人,只能自己去实践自己的忍道。
在2012年,豆网与优酷网合并,UGC视频时代来临。这一年里,西安的“性爱大展”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小步,甚至可以说是一小步,而现在看来似乎又是一大步。
在这一年,有性上班族,位于西安,广发英才帖,请我管;邀请微博上各大性别博主共聚一堂,邀一位海峡对岸的“皮绳情结”,广为传播。在主台演出一段“BD5M表演”,与观众共赏,是役长20分钟,它的台下有高亢的老叟、老叟、青年男女,有着一串串闪光的声音,有动人心弦的鼓点点点不灭。
那时微博上就有一个同性恋自媒体博主叫“传奇小S小姐”,她的自媒体栏目《拉拉万岁》(好像是这篇文章,记不清了)专门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,宋十夜的演出结束后,她和宋十夜一起体验了整个5M展示会,其中还有真枪实弹体验环节,这在当今几乎是无法想像的。
“圈层大事”和微博字母圈的因果关系。
那时候的「一小步」,现在已经全部是「404」了,只能透过网页截图。
在上传优酷微博的同时,我记得总共收获了大约100w的播放量,而当年的我,正是那100w人中的一员,在电脑屏幕前看完全程。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BD5M能被用于表演。
这次BD5M的公开展览和出席的观众看起来十分相像。最起码,BD5M道具销售后还能顺利销售,据报道,在性爱交易会当天就签约了几百万张。但是在网上吃瓜的人却没有付钱。2010~2014年,正面碰撞似乎只有西安性博会这一次,负面舆论也很多。我们将在下面的文章中继续讨论。
还没结束!
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侵权即删,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