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食素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疾病 科学吃素有讲究 现在物资丰富,肉随处可见。现代人喜欢吃肉、蛋、奶等动物性食物,所以油、盐、糖、热的摄入量往往超标。但由于上班族没有时间做饭,饮食安排不合理,蔬菜、水果、粗粮大多不足。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,应该多吃素食。多吃素食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,促进胃肠蠕动,防止便秘,帮助身体排出毒素。但如果一味素食,虽然膳食纤维较多,但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容易不足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气色好也很难。我们用360常识网来看看。
长期吃素会对健康产生哪些影响?
1、易缺乏微量元素
人体必需的锌、钙、铁等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肉类,长期吃素食者易患一些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疾病。
2、免疫力下降
肉类食品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,更适合人体消化吸收,赖氨酸含量更高,更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中赖氨酸的不足。长期不吃动物蛋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。
3、增加老年痴呆风险
如果长期素食,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。数据显示,如果维生素缺乏,红细胞会变得脆弱,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将是巨大的,严重时会导致痴呆症。
4、导致便秘
很多人认为只要多吃水果蔬菜,不吃肉,就不会便秘。但专家表示,人体膳食纤维充足,缺乏水或油,也会导致便秘。因为油在肠道中起着“润滑剂”的作用。
5、形成胆结石
素食含有更多的植物纤维,可以降低胆酸的吸收率和胆盐的浓度。素食者往往维生素A和维生素E摄入不足,使胆囊上皮细胞容易脱落,导致胆固醇沉积,形成结石。
6、生育能力下降
长期素食的男性会缺锌或缺锰。这些营养素的缺乏会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,从而导致性功能下降、睾丸萎缩、精子数量减少等,甚至可能导致男性不育。
如何科学吃素?
1、增加植物蛋白摄入
如果一定要吃素,就要注意增加含植物蛋白的豆类的摄入量,增加进餐次数,保证热量摄入充足,保证人体正常的思维和活动。
2、补充奶类食物
素食者最有可能缺乏维生素B12,因为这种营养在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存在。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是肉类、鸡蛋、牛奶和海鲜。如果不吃肉,就应该喝牛奶和酸奶。研究发现,牛奶中维生素B12的利用率高于肉类。
3、补铁不能少
铁有两种形式: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。40%的血红素铁来自动物产品,容易被身体吸收。素食者只能摄入非血红素铁,不容易被身体吸收,所以素食者需要摄入更多的铁来保持健康。此外,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也能促进铁的吸收。
富含铁的食物:豆类、葵花籽、葡萄干、深绿色叶类植物等。
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:胡椒、柑橘、西蓝花等。
4、注意食物均衡搭配
专家指出,素食不是吃蔬菜和水果那么简单。相反,我们应该更加注意食物的平衡和搭配,必要时采取营养补充。对于决定吃素的人,可以先给自己一个调整的过程,不要急功近利,让身体更好的应对吃素的生活。
一般来说,很多女性都想通过素食来保持良好的身材或者减掉多余的脂肪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不必严格遵守素食者的要求。他们可以吃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物,如瘦肉、去皮鸡胸肉、兔肉、蛋清、脱脂牛奶等。这不仅可以保持低热量的饮食,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健康。
对于爱吃肉的人来说,可以选择素食,比如一周吃一两天素食,特别是如果前一天或者最后一餐刚吃了一顿大餐,吃了太多油、肉等食物,那么不妨吃一两次素食。这样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,控制油脂的摄入,帮助肠道排毒。
有些素食者特别注重食材的原生态,认为蔬菜不宜煮熟,生冷吃更健康。但是蔬菜中的营养成分生吃是无法吸收的。有些营养素需要用油更好的吸收,如胡萝卜素、番茄红素等。是脂溶性维生素,用油烹调后更容易吸收,但生吃效果不好。而且吃太多寒食会伤脾胃,尤其是体质虚弱,身体寒冷,脾胃虚弱的人。加热后最好吃蔬菜,以免引起腹胀、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。